工人日报-中工网记者 毛浓曦 通讯员 祝盼
前不久,建筑工人王传喜(化名)在施工时从高处跌落,被紧急送往西安市红会医院,经检查,患者需进行脊柱手术。抢下“黄金48小时”成为手术的关键,否则可能面临高位截瘫。
(相关资料图)
然而,术前检查却发现患者腹腔有游离气体,直接手术可能会造成腹腔脏器损伤。之后,消化外科的专家团队紧急介入,腹腔镜检查发现脊椎骨折刺破膈肌。为与时间赛跑,消化外科与骨科同台,一边修补膈肌,一边进行脊柱手术,最终顺利完成手术。
“以前,这手术在我们医院做不了。单纯的脊柱手术,对以骨科见长的红会医院并非难事,但患者再有别的病症,我们只能将患者推荐到其他医院。”红会医院院长闫自强坦言,“一场改革势在必行。”
急需改革
在三秦大地,流传着这样一句话:“看骨科,到红会。”
1911年,西安医务界人士组成了红十字战地医疗救护队,这是西安市最早成立的公立医院,也就是今天的西安市红会医院。在改革开放初期,红会医院一跃跻身全国三大骨科中心,上世纪90年代,正式被评定为三级甲等综合医院……
“骨科,红会医院已经很强了,但我们如今面临发展瓶颈,一些手术,红会的骨科医生能做,但配套的科室和技术跟不上,最终还是做不了。因此,我们急需改革。”2019年5月,闫自强履新红会医院院长,一段时间的调研后,他做出“医院必须改革”的决定。
红会医院党委书记柳明同样看到问题所在,很多疑难杂症手术骨科医生都能做,但却因为麻醉、重症监护等技术无法跟上而止步。
闫自强将其总结为“尴尬的现实”。不久,同医院领导班子协商后,闫自强提出了“大综合、强骨科”的发展目标,力图通过改革,彻底改变往日“大骨科、强综合”格局。几字顺序之差,实际却差别很大,一场大刀阔斧的改革拉开序幕。
一人一策
2019年下半年,红会医院开始改革之路,第一件事便是引进孙力的消化外科专家团队。
然而,改革之路充满坎坷。之前红会医院曾3次引进非骨科人才团队,但全都失败了。更重要的是,引进新的团队就意味着旧的团队或科室要么被重新改组、要么赋予新的任务,阻力重重。
“原有团队怕自己被铲了,重新栽树。”闫自强说,“但我们必须看到红会百年后的长远发展,让能者上,为后人铺路。”
47岁的消化外科专家孙力最终选择了红会医院,“人与人之间尊重的态度、自由宽松的研究工作环境和干事创业的热情是最吸引我的。”孙力说。
由于孙力在消化外科的影响力,该科室被整建制引进。之后他们为红会医院搭建了消化外科的专业人才梯队,3年多时间,开创了红会医院多个首例,填补了20多项空白。
随后,风湿免疫科代表人物杨西超、国内知名消化内科专家郭学刚等60余人的团队被逐步引进。
红会医院根据实际情况,一人一策,要编制给编制、要平台给平台、要团队给团队,渐渐地,全新的风湿免疫科、消化内科、神经内科、重症医学科等6个学科被组建起来。
同时,红会医院出台了《高端人才引进方案》《中青年人才的拔尖计划》等4个关于人才方面的文件,进一步加强人才培养和高技术人才的引进力度,越来越多非骨科优秀医护人员被吸引过来。
久久为功
改革不会止步。
今年4月底,红会医院北院区投入试运营,20台胃肠镜可同时运行的消化内镜治疗中心也建成了。
面对“医教研一体化”的未来发展方向,红会医院提出“12333”发展理念,建机制、搭平台、引人才、给政策等,对优秀科研人才“一路绿灯、破格引进”,支持力度空前,并且从追求数量向追求质量转变。
“医院不是培养‘手术匠’的地方,科研和教学一定是长期工作,10年我们也愿意等,要给后来者一个基础和平台,也给未来学科建设提供基础。”闫自强说。
面对信息化和智能化发展方向,红会医院将改革的一大重心放在数据中心建设上,对已有数据进行收集、整理、分析、应用,以便进一步做探索。在改革中,医院的简约化、精细化、规范化、高效化、国际化也实现了新的突破。
2022年10月,2021年度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结果公布,红会医院为“A+”,连续4年入榜全国公立医院(综合医院)绩效考核百强。目前,在创建国家区域(西北)骨科医疗中心路上,陕西省脊柱仿生治疗重点实验室也已成功获批……
标签: